|
发表于 2016-8-5 19:37:42
|
|阅读模式
来自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安陆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记忆深处的两位老师
. d; C [) ?4 t5 a# [! ~$ U ——写在母校安陆二中20周年校庆之际
7 {% p1 H9 Y* H: G/ z6 o4 L 我无能。离开母校安陆二中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现在闻知二中正在筹办20周年校庆,作为离开母校怀抱的学子,却没有能力在她节日的日子里去探望她,给她增添节日的喜庆,心中惭愧万分。本羞于向人说道,但是想到自己一直深深的感激着二中数位老师的教育,只能撕掉面皮,身在这遥遥的西边,心向东方的故乡、眷恋的母校发出深深的祝福,追忆当年的生活片段,来表达学子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个人拙于文辞,心中澎湃激越之情,无法用有限的辞藻来表达无限的深情,还请看到该文的老师、同学能够理解学生的无奈。
0 L S) v/ O) a4 j. J
0 J6 H" O) q" m* l# x 如今,我也是一名教师了,身在教育系统,才能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与苦痛;才更清楚老师当年教育我们的时候凸显出来的智慧与才华;才更明白老师对待我们是多么的用心与不易;才发现了老师的无私伟大。我在此记录的只是母校二中众多老师中我知道的二位平凡而且普通的教师,因为他们曾是我的班主任,生活学习接触得比较频繁,了解也比较多一点,所以只能记颂这两位老师了。7 W' \1 S: e( X- Z. M0 p
6 Z- o/ m6 r3 ]' [) M
0 ^3 S) ~1 N5 C. q
% z6 R% a/ o/ Q* d$ T y$ d 民主公正的温老师
2 f m& G; F3 s' K9 @ E 当年,同学们是用魁梧来形容他的。他的全名叫温海平。6 I _+ z4 W& |: W
" _) O- J3 z/ t2 t, j1 m; ?& J 99年我入学的时候,他正好从三中调了过来,带我们高一(1)班,是班主任,住在教学楼三楼狭小的楼梯间里面。在他哪儿,第一次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乡里娃认识了什么叫民主,并且进行了现实的实践活动。我想当时我们班其他的同学也跟我一样,首次从他哪儿长见识了。真正的民主应该是在哪个时候播种在了我心间的。并开始发芽!7 d; x+ s) E0 m: k
) G) O% v; m$ g8 }: \0 G 我们的班干竞选,他给我们介绍了方法。大意是说,谁要是愿意为大家服务,并且自信有能力把班上的活动管理、策划、组织好,还在不影响自己学习的前提下,就积极的上讲台来进行竞选演讲,先说自己想竞选的的班级职务,再陈述自己将在那些方面着手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及自己干这项工作的优势。开始除少数几个同学跃跃欲试外,其他同学都没有太多热情,因为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形式,感觉很迷茫,没有轻易的去参加竞选。随着竞选的全面展开,同学们相继发现了这种方法的好来,原来没有准备参加班干竞选的同学,很多在提前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也跨上了讲台,进行了积极主动的自我展示,来角逐班干。
) _4 T/ g- T7 z6 u1 j2 t& t 3 {6 T* @! ~0 B
演讲完了之后,就是集体无记名投票。他提供方法,找的全是我们班的同学自己监票、唱票、记票。更没有象某些老师搞的那样,走民主的形式,在学生投了票之后,又不公开投票结果,只是用来作为参考来强奸民意,结果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今天仍在太多的地方,见识过太多走这种形式的老师。在投票结果出来之后,他完全依照大家意愿,任用班干部。后来我发现我们班好几个班干部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特别自信。我想这跟他在我们班进行的民主竞选有解不开的关系。
! r, A7 x* p+ Q- e* A* ^ 9 o$ s; s/ P; x- v T2 n, R2 ^
我还见过了太多的老师,在给学生安排坐位的时候,依照学生跟他的亲近疏远的关系来排定,或者说依他的恶逸来指定。我的小学初中生活中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模式。到二中温老师的班上之后,我们就全不是那样了。当时我们班在老教学楼五楼最东边的哪个教室,他把我们全部叫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排队,开始是依体育老师上课的时候排定的高矮顺序,他在查看比较的时候,发现体育课上排定的高矮不够严格,就亲自动调整我们的位置。在全班都调整完成后,让我们依高矮顺序,先后回教室坐定。这样的一种公平原则,有的人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你知道了当年二中一个班八九十人,把整个教室都坐得压抑,稍微吵闹一点,或者上课的时候老师声音弱一点,后面的同学就听不到了。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因为个头高,排在了后面,多次为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内容向任课老师提过意见。还有教室的光线,当年二中的老教学楼没有改造,仍是最开始时候那种牢房的样式,在墙上高高的位置开一扇扇小小的窗,可以说教室的采光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眼睛稍微不好的同学可能就看不见黑板了,如果教室的坐位安排得不合理,更容易被前面的人墙给遮挡住去黑板的目光。他是巡店人,也没有见到他偏袒班上巡店的同学。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温老师这样做是多么的具有先进性,也可以看出他的品德。
' e* J3 }1 I+ @; _ 9 x; k4 e( }3 V5 x
还有一件事情,到今天我作为老师,还在借用他的那一招管理学生。当时我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可能是因为上课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内容,也可能是因为坐在我们那一排的六个男生太调皮了,反正是没有听课,喜欢在课堂上面讲小话,他把我们一排六个人全部都叫到外面走廊上面问,没有谁肯承认在课堂上面说话最多,他让我们在下午上完课后去办公室,给我们一人张纸一支笔,让我们不记名写感觉在课堂上面说话最多的三个人。结果昆、辉及我被写的次数最多,他把大家写的纸张给我们看,然后让我们下去想想。在晚自习的时候,他把我们三个叫出去了,昆和我很快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再也不会犯了,他就让我们回教室了。辉跟他狡辩了几句,被他留在了外面。同学们都被教室外面“砰”的一声响惊呆了,惊撼中纷纷停下了手头上的笔,抬起脑袋疑惑的看着外面;难道是辉在外面被打了?大家都在猜想着事情的结果。下午我们进办公室的时候全班同学都是知道的,事情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他被打得怎么样了?我还能感受到教室外墙被大力触碰后仍在颤抖的余波,心中吃惊,还有一点后怕,一直为辉牵挂着,不会有什么大事吧!
/ |( f3 d0 G' b0 m( t0 K% a $ x# ?# o* h0 h
辉直到快上课的时候才从外面进来,腿脚好好的,不跛也不拐,完好如初,脸上也没有什么异样,只是一改往日嘻皮笑脸的形象,我想哪天大家在墙的颤抖下,上的晚自习都是非同一般认真的,也是怀了深深的疑问的。下来后很多人问辉,他把你怎么了?辉就是没有说,我问也没有问出一个结果来。这件事情以及这个结果,我一直装在怀里到了今天。在我准备写该文前,专门联系了远在宁波的辉,问辉事情的真相,辉还是不肯直说,我不知道他们怎么达成了这样的默契,辉只是肯定的说,老温(我们班同学习惯这个称呼他)没有打我,对我们这么好怎么可能打哦!这次事情之后,我们班的班风还有学风都有了一个良好的保持,我们那一排同学也改掉了喜欢上课说话的毛病。/ v* B1 }; ]3 O8 C6 [) Y" k
: d, R9 T& m* H 高二的上学期,我们就开始准备分班了。我们当时是1班,事实上我们不一般,在进二中分班的时候,听说我们那届是按照全校第一名分(1)班,二名分(2)班……所有班级分完后,再从考分最高的学生开始分,也就是说,我们(1)班同学的平均分要比其他班级要高。当时温老师带的是我们的数学,在同学们选文理科的时候,我们班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有相当部分同学选读文科,结果出来后,他看了看,跟大家做了一番工作,有几个同学把已经选了的文科改成了理科,但是仍然没能改变我们(1)班要变成文科班的事实。看得出来,他当时是想带我们理科学生的,我们也想跟着他继续读下去,后来听说他到领导那里去找过。那几天他的情绪很不好,脸色也不好。我们选了理科的同学有个晚上私下找到他已经搬到新建的八层楼新教师宿舍一楼他的家中,告诉了他我们的想法,说是我们(1)班同学本来就是理科好,在历次的理科考试中都是我们(1)班的同学占尽了优势,不能因为人数上的问题,就这么分解了我们班的优势!我们可以联名写信给学校领导,要求他们改变已有的决定。温老师阻止了我们的行动,批评了我们的想法。哪天聊了很多,他分别指出了我们学习上的问题,需要努力的方向。让我无法忘记的是,他还分别指出了我们生活上的优缺点,及生活上以后要注意的地方。更让我忘不掉的是,他当时就指明我个人在集体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个性虽是外向的,但是总放不开。今天看来,哪个时候他就看出了我今天的个性特点,这种性格让我失去了很多,后悔当初没有听他的话,积极的改变自己。% s* b1 F7 x$ c
) C! k+ {; ?/ V* w" d5 s- y) ? 后来,我们就搬桌子先后离开了可爱的(1)班,温老师一直不在现场,我想他是忍受不了这样的场面吧!如果他在场,我想我们班的同学是不忍心当着他的面搬出(1)班教室的。在快高考的时候,准备照毕业照,分布在各个班的同学自发的想到原来的老(1)班要留一张照片做纪念,于是大家分头通知,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我们班绝大部分同学赶回来了,回家吃饭的、贪玩跑出去了的同学在事后一直都在感叹永远的失去了机会。这张照片我走到那里,就带到了那里,现在还在身边,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就喜欢拿出来翻翻那美好的时光留下的珍贵纪念。我在离高考前不久的一次早餐中,意外的在学校前面做早点的门面房中遇到了温老师,他问了我的心态,提醒我高考注意的事项,勉励我以后要认真的学习工作,临走前,他还帮我付掉了哪天2元的早餐费。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了。现在,我一直想问他过得好不好,是否找到了他心怡的另一半?孩子是否已经有了,能打酱油了吧!
3 g- e d% f- n9 |; E
9 l% s9 e$ B K, @1 l0 | 我们(1)班的同学们在从母校二中毕业后,一直没有忘了他,飞舟以“老温弟子”的名义在QQ上面建了一个群,聚拢了我们原来(1)班能联系到的,有40多人呢!大家是忘不了二中,更是忘不了他的谆谆教导,忘不了他难得的笑脸,还有美妙悦耳的歌声,他教的那首陈百强的《把根留住》我还能唱,以及他那魁梧的身材,当年我们班的女同学就是这个词来形容他的,我想,对,就是魁梧,他这一辈子在我的心目中就是魁梧高大的。) }5 ^# O; F, K: ?: X x
! t4 n" L% ^5 z9 Y& {9 Z" j
5 K0 o D- e. n6 A0 M4 ?
- S# }9 l' }5 M- P2 n' n, x0 c& W) N& z9 Q; L. q) Z
睿智包容的程老师
4 R0 _1 Y2 D$ N: l3 N7 h# q; D1 \" x 从(1)班搬出桌子,我来到了全新的(4)班,班主任陈丽萍老师才从孝感师专(现孝感学院)毕业一年,是一位漂亮的女老师,教我们语文。由于接触不多,她带的语文课在我印象中最深的是她比较关注民生,有次课给我们分析了较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大大的开阔了我的眼界,对社会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一直到今天还让我对她心生敬重。在(4)班学习了没有多久,陈老师大概是要准备结婚,班主任换成了才送走高三毕业班下来的程峰老师。程老师教我们物理,他也是孝感师专毕业的,在二中他有一手绝活,会摆弄维修各种家用电器,而且我还知道他那是在学校读书时候,跟着他的辅导员学的。哈哈!大家哪天要是找他帮忙,可不要说是我在这告诉大家的。2 m3 h6 K. d i6 X, I/ A O
5 M2 {8 E- k7 P. P
程老师个头不高。他那年似乎运气不好,带我们班的时候出了一件恐怕是他这辈子也忘不了的事情。哪个时候,我们班已经从老教学楼搬到了对面新教学楼的三楼,靠近楼梯的教室,隔壁就是原校长郑忠文的办公室。由于文理分科后班级调整,我们(4)班改成了(6)班,跟(7)班是邻居。
$ E0 z2 T X# O$ S3 R' |; U
7 |( z5 k! l- j: Y! x 当时已经快高考了,差2个月左右。二中住宿的条件太差,学校教学楼后面的新宿舍楼还没有建好,同学们为了有一个比较安逸的休息环境,很多人都跑到外面租房住了(我想到今天,很多在二中上过学的农村同学都有在二中附近租房的经历,今天看了二中宣传上有那么多的学生,肯定还是有很多同学要去外面阻房的)。其中我们班有个男生,在下了晚自习后,已经十一点多了,回到租住地,洗了澡,因为临近高考,哪天可能心绪很烦躁,就坐在了租住地三楼外面的栏杆上想心事,可能是太出神了,太用心了,忽视了危险,结果从三楼上面掉了下来,头先着的地,出了一滩血,这是跟他住在一起的同学,后来描叙的,当场就摔死了。哪个同学名字我今天还记得,平时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小胖”。
; A: I/ x8 C& H ! x- F t8 Y5 I1 m7 O6 G4 w' d2 d c
小胖惨痛离去的那几天,程老师一直在为小胖的后事奔忙着,在学校好几天没有见到他。回来后,他原来圆圆的脸都瘦了下去,脸上原来常挂的笑容,一直被乌云遮蔽着,没有见到云开的时候。有天还听说小胖家里从当地拉了几车人,来学校扯皮。程老师心上的压力可想而知。还在他从小胖葬礼回来后的第一节物理课上,我不知道小胖是不是知道,我们全班同学在程峰老师的主持带领下,为你的死,脱帽,起来,默哀怀想一分钟,那一刻教室里面的神圣肃穆,在我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而且到目前为止,我的生命中还没有那件事情的严肃性超越过那次。我感觉。
% T$ c- Y8 u! `# y9 v( l% O
, R6 L2 V2 q- A9 k 如果有幸程峰老师看到了该文,如果还在对小胖的死不能释怀,在过了六年之后的今天,学生只想对您说,小胖的死责任不在您哪儿。我想小胖如果泉下有知,也不会责怪您的。" \4 ?) {8 y2 T7 v
. n& O" }! m4 c3 Z9 k$ E. I 程老师肯定想不到他当年几句话,就不动声色的化解了学生的一场灾难。那是01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从学校门前的小饭馆出来,天已经快黑了,开始朦胧起来,天空中飘飞着细若纤尘的小雨,一切都若隐若现。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好情绪,身上正穿着省了好久,加上从父母那死缠烂打要来的钱买的一件新运动衣,上衣白得发亮,似乎能把周围的一切照亮。天气也没有那么冷了。跟同学一起往学校走,已经到了校门口,从后面冷不丁拥上来一只胳膊,紧紧的夹着我的脖子,紧跟着伸过来的是一个脑袋,上面覆盖着一撮撮黄毛,是个男孩子,比我要矮半个头,一切都不怀好意。我以为黄毛上来是要钱的,把手伸到裤兜里面把几十块钱偷偷仍给了已经在一边的同学。没有想到,只穿着一件黄色薄衫的黄毛,找我“借”,“借”的是我身上的白运动衣,他说他冷,我说回寝室给他找衣服,他不要,只要这一件,于是在后面越拥越多的杂毛群中,我把外衣“借”给了黄毛,当时还天真的以为他是真的借,还等着他在天晴暖和以后给我把衣服送来,告诉了他班级,等着他送来。
8 l/ @* o( {) I, @% h! f3 Y' z ( F9 ~' R8 S: j7 O
下来之后,同学们帮着一分析,这事情就是抢,他是不可能把衣服送来的。天早已经晴了,黄毛在学校外面的饭馆出现了好几次,他的外衣也换了好几次,就是没有送衣服过来,越想越委屈,在自己的校门口,又没有招谁惹谁,平白无故的被人抢了心爱的衣服,更要命的是那个黄毛整天还在校门口晃悠,一口浊气在胸口聚集。' R' w0 u G2 J9 t3 i3 ^
3 Y9 I) R' T. a$ W% \* L5 a" J- Q# d 月假回家跟父母说,母亲一边心痛100多块钱买的衣服丢了,一边抱怨我让她伤神;父亲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家人的意见就是,衣服丢了责任全在我,而且理由很充分,指责我说:“二中那么多学生,他们都丢衣服了。”末了他们甩出一句定性的话:“不听话。”我虽然一直比较调皮捣蛋,是那种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那种人,但是我实在是那种没有大错的人。这件事情责任也不在我。& E) O& ~- u5 U! [" h* R: |% C( w
C1 }2 k! ^1 ~6 T
伤心的,有些绝望的回到学校,想着受的委屈,决心一定要找小黄毛算帐。这个给我带来了屈辱,让我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的家伙,我不会管什么结果的,一定要找他算帐。在回到学校当天的哪个晚自习,觉得平日里班主任程峰老师还是一个可以依靠,可以诉说,能够解决问题的老师,有必要跟他说说,就主动找了程峰老师,说了事情的经过,也表达了自己的委屈,哪天我断断续续的向程老师倾诉,他没有无故的打断我的话,只在我的逻辑不合理的地方,帮我从新开了一个头,他的脸色也随着我的述叙,慢慢变成了同情的表情。整个过程完了之后,他都没有提说我那有一丁点错,从他的表情可以判断他当时跟我是在一个立场上。程老师问我接下来准备怎么办,我说了自己的打算。程老师说话就很慢了,说一句缓半天,事实上他当天的话一句就能顶无数句同学、父母的废话。他先是让我想想,自己家里几个孩子,自己如果出了事情,那么以后父母怎么办?他们老了不能动了的时候,谁来照顾他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不要自己拿命跟他们那帮孩子比,那样比你划不来。上课了,他还是没有走,一直用期待真诚的眼神一动不动的看着我,那眼神直到现在还亮在我的心中,我想能亮到久远。直到我答应不找那孩子扯皮为止,最后让我进教室之前,他坚定的说,我相信你不会让事情延续下去。后来我多次看到了在校门口晃悠的黄毛,看着他飞扬跋扈的样子,数次想冲上去灭了他,但是想到程老师的眼神和他的话,终是没有辜负他。依我的性格,如果不是有他、有他的话,哪天的事谁晓得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将闹出什么样的后果来。: N2 b1 u* p2 v0 }+ H
' I) v8 ^2 N% C; Z4 p* }. j
跟老同学闲聊,他笑话我当年被程老师找出教室去谈话的时候,出门的时候是低着脑袋的,等回到教室的时候,嘴角挂着笑,头也高高弹起来了。我怎么能够忘记呢!在我的记忆中,高三那年,在我们哪个六七十人的大班级中,我可能是程老师找到外面谈话最多的人之一。前面我已经说过,我是那种大事不犯小事不断,总是不甘心平庸寂寞的那种坏学生。程老师找我次数多点,这也就很正常了。开始我记得程老师把我找出去是给我上紧箍咒,让我静心学习的那类;后来就慢慢的是关心鼓励之类的了,现在总结大体上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每次出去之前,我并不知道是怎么一个情况,以为是程老师发现了我恼人的小动作,故总是低着头出教室门,到了那个圆圆的没有玻璃的窗口,发现老师找我不是说我那些小动作的,只是在帮我调整心态,我也就不在那么担心被他训人了,脑袋慢慢的浮了起来。甚至在后来,我还一次次在老师面前据理力争,对自己的一些观点想法不肯让步。我记得程老师没有轻易的给我的想法下定论,简单的说是对或者错的,在我高声的争论中,一次次老师包容了我,没有给我任何的难堪,使我今天仍然保留了这种个性,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求真,敢于打破沙缸问到底。如今,我走上了工作岗位,看多了土皇帝,我越来越觉得当年老师能够包容我一个不名一钱的学生的不容易。他的伟大就在这平凡的小事情上一点一滴的堆聚。
, Y7 r# }% R# l4 b
1 r" l6 q& Z# [) }0 W# y. h 程老师的运气不好,在高考中学生的升学上再次的凸现出来了。当年二中成绩好的学生,以我们(6)班的一个同学比较突出,在多次大考小考中,成绩都名列前茅,大家都以为他会是二中高考理科状元,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看了成绩真是伤心欲绝。当时我们班不仅第一名的同学在考试中发挥失常,就是平时成绩比较好的一大批同学,都在考试中败北,原来预计全班最少有1/3的同学能走三本以上的学校的(当时的三本相当于今天的二本(二)),结果真正考出去的好象只有十几个同学,哪个接管的以为是第一的同学只是走了河北的一所军校。哪个成绩一项比较好,我一直爱慕的女同学,在考试中也失常了,连三本也没有上了。我虽然走了,可是我的痛苦似乎与当时整个的(6)班联系到了一起。
" h/ D' ]6 `) V) O) S
z. @+ s) Y+ V) J6 E; V# @ 家里请客的时候,我虽然考的学校不好,但还是特别的跑来,想请程老师去家里坐坐,哪个时候我记得太清楚了,他笑着说:“有没有车来接社?”我尴尬的笑笑说:“我伯伯有台车,到时候我跟他来接您。”程老师终没有来了,我一直在心里有个遗憾,并且保留到了今天。
) X5 ~( w, q$ a* J+ w& v% Q# |( d
3 z* m) g- W% l9 I: l* v( e/ I6 P 当年二中大部分高考失意的同学都去了一中复读,一中办了好几个班,接收了绝大部分原来二中毕业的同学。经过03年那年比较变态的高考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是从一中考了出来。04年春节的时候,我们6班同学在安陆搞了一次聚会,因为很多人复读了一年之后,考得也不理想,也因为大家都是学生,活动搞得很简单,大家没有好意思请班主任程老师到场。酒饭后,大家专门节省了点钱,买了点水果,找到二中程老师的家中去探望他,这个时候我们也都听说了他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肠胃方面的疾病,大家一起都去了哪个阔别一年多的母校。原来在建的房子都建完整了,学校整个看起来也都是新的了,只是那么狭小的地方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程老师不巧恰不在家,去乡下探望老人了。师母很热情,一边让我们坐,一边给我们倒茶,拥着满满一屋子人,外面还有人没能进去,坐下的都没好意思多坐,起来出去让没有进来的同学也都进来观瞻了一番。我们遗憾的离开了程老师家。在二中教学楼旁那仅有的一条走道旁,几个喝醉酒的同学相拥着死活不肯离开二中,说是要在那里睡等程老师回来,说罢了就哭,哭好了接着说,想想又接着哭,没完没了的。我想我们这辈子怎么可能就跟二中完,了,呢!
7 ~+ A. `4 c; }7 q# @ m2 T% d" |: q
$ r" L0 a$ l# S z% `
当我在忆写当年在二中那段纯净美好的时光的时候,发现越来越多的事情挤进了脑海,争抢着要流泻在我的笔端,仔细比较了一下,有些东西确实不能忽略掉,也不该忽视的,可是不忽略掉,跟我写的主题又有很大的冲突,没有办法,我只能折中选取了部分自认为更有意义东西,忍痛还是省略了大量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人物。如果有原来的朋友看到了该帖子,认为其中部分不易刊帖出来,请搞知我,我改,我删。如果有政府或者单位的同志看见我的部分言论不利于本单位、本组织,也烦请告知我,我将删,将其撤下来,只收藏在个人的心灵中。' o% _8 U3 W" g
- E' a9 }) F* J
2007年10月3—4日 |
|